一、烏龍綠茶多少度水?
泡烏龍茶用100℃的水,烏龍茶為半發(fā)酵茶,茶性平和,內(nèi)含物質(zhì)豐厚,且耐泡度高,茶葉條索緊致,在水溫上不宜過低,以免無法將茶葉泡開,或茶葉內(nèi)質(zhì)無法析出,而100℃的高水溫則能充分激發(fā)和釋放茶香,能最大程度的成就茶味,從而使得茶湯更加飽滿、香郁。
二、烏龍茶用多少度水泡好 烏龍茶需要洗茶嗎
1 烏龍茶用多少度水泡好 100℃。
烏龍茶屬于一種半發(fā)酵茶,其性質(zhì)介于綠茶和紅茶之間,既有綠茶的清香,也有紅茶的香醇,一般在泡烏龍茶的時候建議可以用100℃的水來進行沖泡。
而且在沖泡的時候需要定點注水,沿著茶碗或者茶壺的一個點來進行緩如注水,避免直接將水倒在茶葉上,而且在注水的時候也可以適當(dāng)?shù)靥岣咦⑺母叨群蛷姸?,這樣能夠使烏龍茶在沖泡的時候激蕩起來,也會更有利于香氣的激發(fā)。
2 烏龍茶需要洗茶嗎 可以洗也可以不洗。
對于新茶來說,因為其葉片質(zhì)地較嫩,所以是不需要洗茶的,以免造成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和有效成分的過度流失。
而對于一些年份比較久的陳茶來說,建議可以在沖泡之前先經(jīng)過洗茶,這樣不僅可以除去多余的灰塵和雜質(zhì),而且有利于茶葉的舒展和茶汁擾物啟的浸出,從而能夠激發(fā)出茶內(nèi)的活性,使茶內(nèi)的物質(zhì)得到更好的揮發(fā),喝起來香氣也會更加的濃郁。
3 烏龍茶洗茶時間多長 30秒-1分鐘左右。
不同于紅茶、黑茶等全發(fā)酵茶,烏龍茶是屬于半發(fā)酵茶,發(fā)酵的時間比較短,所以其質(zhì)地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嫩的。
而且烏龍茶中也含有一定的茶多酚、兒茶素等活性物質(zhì),這些物質(zhì)并不是很耐高溫,因此在洗茶的時候時間也不宜太長,不然就可能會影響到烏龍茶的營養(yǎng)價值和口感,一般建議洗30秒-1分鐘左右就可以了。
4 烏龍茶螞梁可以泡幾次 5-6次。
烏龍茶中含有較多的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和活性成分,是一種比較耐泡的茶葉,對于一般的烏龍茶來說正常情況下可以重復(fù)沖泡5-6次左右,最后當(dāng)泡出來的烏龍茶沒有顏色和味道時就不需要再繼續(xù)泡了。
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增加一泡,都需要在原浸泡時間的基礎(chǔ)上增加幾十秒,這樣泡出來的烏龍茶喝起來口感才會好。
三、水溫多少泡茶最好
這個問題沒辦法回答您因為
不同的茶葉用不同的器皿耐猜也有不同的水溫。但是我們歲廳經(jīng)常不注意這一點,總喜歡用很燙的水來沖泡。一般說來,紅茶、綠乎畝隱茶、烏龍茶用沸水沖泡還是較好的,可以使茶葉中的有效成分迅速地浸出。某些嫩度很高的綠茶,如龍井茶,應(yīng)用80℃~85℃的開水沖泡,使茶水綠翠明亮,香氣純正、滋味甘醇。
茶分好幾種,不同的茶所需水溫也不盡相同,綠茶:80一90度為宜,紅茶:90一95度為宜,烏龍茶:90度左右為宜,花茶:85度為最佳,黑茶:90一100度(熟孫基茶),派凱團85一95度塵橘(生茶),白茶:90一100度為宜,黃茶:85度為最佳水溫
泡茶時水的拍頃鉛溫度襲好是乎鍵多少
四、人參烏龍茶應(yīng)該用多少度的水來沖泡?
最喜歡飲人參烏龍了,特別喜歡那種回味生津的感覺,這么好的茶不能糟蹋,最好用山泉水(怎么也不能用自來水)泡,洗一次后就可以沖租前了,根據(jù)我的經(jīng)驗,茶只要占杯的1/5,水4/5,而且水溫90~95度,沖出來是最好的,當(dāng)一粒粒的茶80%都打開了,就不能再沖了
與烏龍茶的沖泡方法相同。
人參烏龍茶是用上等烏龍茶,與西洋參加工,精致而成,即保留了烏龍醇厚的回味,又加入了西洋參的補性和甘甜,入口清香撲鼻,舌底生津,回味無窮。且具有提神醒腦、美容減脂、延年益壽和預(yù)防冠心病等功用.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天然健康飲品.它的口味甜美獨特,令人回味無窮。烏龍茶口味甘醇,加以人參的滋養(yǎng)功效,常飲此茶既可品到茶的清香,又可達到保健益壽的作用。
人參烏龍茶弊散清適用于花茶的愛好者以及女性朋友或兒童飲用。其甘甜爽口的味是掘拍會另大家喜歡的。
樓上的高手,一個簡單的問題能回答出這么多關(guān)系。
一句話,用90度的水泡
與烏龍茶的沖泡方法相同。
泡法
【一】傳統(tǒng)泡法
一、特色:道具簡單,泡法自由十分適合大眾飲用。
二.沖泡步驟:
燙壺:將沸水沖入壺中至溢滿為止.
倒水:將壺內(nèi)的水倒出至茶船中。
置茶:這是比較講究的置茶方式,將一茶漏斗放在壺弊伏粗口處,然后用茶匙撥茶入壺。
注水:將燒的水注入壺中,至泡沫溢出壺口。
倒茶:
1.先提壺沿茶船沿逆行轉(zhuǎn)圈,用意在于刮去壺底的水滴,俗稱“關(guān)公巡城”(是因為一般壺都是紅色,剛從茶池中提出時熱氣騰騰,有如關(guān)公威風(fēng)凜凜,帶兵巡城),注意磨壺時的方向,右手執(zhí)壺的歡迎喝茶時要逆時針方向磨租鎮(zhèn),送客時則往順時針方向磨,如是左手提壺,則反之。
2.將壺中的茶倒入公道杯,可使茶湯均勻。
3.另一種均勻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壺輪流給幾杯同時倒茶,當(dāng)將要倒完時,把剩下的茶湯分別點入各杯中,俗稱“韓信點兵”。注意倒茶時不能一次倒?jié)M一杯,至七分滿處為好。
分茶:將茶中的茶湯到入茶杯中,以七分滿為宜。
奉茶:自由取飲,或由專人奉上。
去渣:用渣匙將壺中茶渣清出。
以備后用:客人離去后,洗杯,洗壺以備下次用。
【二】安溪泡法
1.特色:安溪式泡法,重香,重甘,重純,茶湯九泡為限,每三泡為一階段。第一階段聞其香氣是否高,第二階段嘗其滋味是否醇,第三階段看其顏色是不有變化。所以有口訣曰:
一二三香氣高。
四五六甘漸增。
七八九品茶純。
2.沖泡步驟:
備具:茶壺的要求與潮州式泡相同,安溪式泡法以烘茶為先,廳寬另外準(zhǔn)備聞香杯。
溫壺、溫杯:溫壺時與潮州無異,置茶仍以手抓,唯溫杯時里外皆燙。
烘茶:與潮州式相比,時間較短,因高級茶一般保存都較好。
置茶:置茶量依茶性而定。
沖水:沖水后大約十五秒中即倒茶。(利用這時間將溫杯水倒回池中)。
倒茶:不用公道杯,直接倒入聞香杯中,第一泡倒三分之一,第二泡依舊,第三泡倒?jié)M。
聞香:將品茗杯及聞香杯一齊放置在客人面前。(品茗杯在右,聞香杯在右)
抖壺:每泡之間,以布包壺,用力搖三次。(抖壺是使內(nèi)外溫度,開水沖入后不搖是為使其浸出物增多。這與潮州式在搖壺意義恰恰相反,因為所用的茶品質(zhì)不同。
注:安溪產(chǎn)茶自古聞名,安溪式的泡法是用鐵觀音,武夷茶之類的輕火茶。
【三】潮州泡法
1.特色:針對較粗制的茶,使價格不高的一般茶葉能泡出不凡的風(fēng)味。講究一氣呵成,在泡茶過程中不允許說話,盡量避免干擾,使精、氣、神三者達到統(tǒng)一的境界。對于茶具的選用,動作,時間以及茶湯的變化都有極高的要求。(類似于日本茶道,只比其遜于對器具的選用)
2.沖泡步驟:
備茶具:泡茶者端坐,靜氣凝神,右邊大腿上放包壺用巾,左邊大大上腿放擦杯白巾,桌面上放兩面方巾間放中深的茶匙。
溫壺、溫盅:滾沸的熱水倒入壺內(nèi),再倒入茶盅。
干壺:持壺在包壺用巾布上拍打,水滴盡后輕輕甩壺,向搖扇一樣,手腕要柔,直至壺中水份完全干為止。
置茶:以手抓茶,視其干燥程度以定烘茶長短。
烘茶:置茶入壺后,若茶葉在抓茶時,感覺未受潮,不烘也可以,若有受潮,則可多烘幾次。烘茶并非就火爐烤,而是以水溫烘烤,如此能使粗制的陳茶,霉味消失,有新鮮感,香味上揚,滋味迅速溢出。(潮州式所用的茶壺密封性要很好,透氣孔要能禁水,烘茶時可先用水抹濕接合處,以防沖水時水份滲進。)
洗杯:洪茶時,將茶盅內(nèi)的水倒入杯中。
沖水:烘茶后,把壺從池中提起,用壺布包住,搖動,使壺內(nèi)外溫度配合均勻,然后將壺放入茶池中,在將適溫的水倒入壺中。
搖壺:沖水滿后,迅速提起,至于桌面巾上,按住氣孔,快速左右搖晃,其用意在使茶葉浸出物浸出量均勻。若第一泡搖四下,則第二泡,第三泡則順序減一。
倒茶:按住壺孔搖晃后,隨即倒入茶海。第一泡茶湯倒完后,就用布包裹,用力抖動,使壺內(nèi)上下濕度均勻。抖壺的次數(shù)與搖次數(shù)相反。第一泡搖多抖少,往后則搖少抖多。
分杯:潮州式以三泡為止,其要求是,三泡的茶湯須一致,所以在泡茶過程中不可分神,三泡完成后,才可如釋重負與客人分杯品茗。
注:以上只是潮州的雜派泡法。
一定要用沸水沖泡,最低也要90攝氏度以上哦!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