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烏龍茶的泡茶時間
烏龍茶一般泡的時間為20~30s,烏龍茶為六大茶類之一,半發(fā)酵茶,且內(nèi)含香氣、滋味物質(zhì)豐盈,沖泡時宜用100℃水溫沖泡,第一泡的時間為30s,第二泡為20s左右,而浸泡時間也與個人習慣,投茶量多少有關,并非固定時間。
烏龍茶的浸泡時間要適中,不宜久浸和悶泡。通常來說烏龍茶都是焙火茶,其沖泡方法和其他茶葉不同。
2. 烏龍茶泡茶時間多長
烏龍茶是中國六大名茶之一,而且是一種湯色清澈,茶香濃郁的養(yǎng)生保健茶,它滋味甘醇回甘明顯,飲用以后可以吸收豐富的營養(yǎng)。但想品嘗到烏龍茶的真正滋味必須掌握它的正確泡法,接下來就讓大家詳細了解烏龍茶應該怎么沖泡。
1、準備清洗茶具
沖泡烏龍茶時適合使用紫砂茶具或者白瓷茶具,在泡茶以前一定要先把茶具準備好,而且要燒一壺開水,用開水清洗準備好的茶具是茶具的溫度升高,這樣能讓烏龍茶在沖泡時均勻受熱有利它香氣的析出。
2、備水
好水配好茶是千古不變的定律,沖泡烏龍茶時也要給它準備質(zhì)量好的水,最好能選擇水質(zhì)較軟的天然山泉水,如果沒有也可以購買桶裝礦泉水,一定不能使用家中的自來水,因為自來水水質(zhì)較硬,沖泡出的烏龍茶茶湯口感并不好。
3、置茶和洗茶
再準備好水和茶具,以后要取3到5克茶葉,直接放入茶杯中,然后沖入茶杯容積1/3左右的開水,3到5秒以后,把杯中的茶水直接倒掉,這樣既能起到溫潤茶葉的作用,又能清洗茶葉表面的浮塵。
4、沖泡品飲
洗茶完畢以后,可以讓水流從高處沖入到茶杯中,沖到九分,滿時蓋好茶杯蓋兒,一分鐘以后打開烏龍茶的茶湯就能泡好,這時可以把泡好的茶湯倒入到品茗杯中,小口品飲,第一次倒出的茶湯不能超過茶杯容積的2/3,而且在倒出茶湯以后要及時續(xù)水,二次出湯時間應該略有延長,在二分鐘左右為最好。
3. 烏龍茶沖泡水溫及時間
烏龍茶泡茶步驟:
1.備具:先將欲使用之泡茶器具用沸水沖洗,以免等會泡茶時參雜之前的氣味,也為了保持潔凈。
2.整形:將本次欲沖泡之茶葉按照需要倒入白紙上,輕輕抖動用以分離粗茶及細末;若是有準備小篩子,亦可使用小篩子直接于壺口過濾分離將細末及粗茶先篩入壺中,如此就可免去置茶此步驟。
3.置茶:先將細末置入壺中,再置入粗茶,最后將完整茶型置于最頂,此處用意是為了避免細末堵塞,阻礙茶湯流出。
4.沖茶:沖茶時,水壺于高處邊緣處不間斷的緩緩注入茶壺中,促使茶葉于壺中呈現(xiàn)太極一般的滾動,形成循環(huán)。由于此時我們假設沖泡的是凍頂烏龍茶,所以此時注入茶壺之水溫應為90-100度之間;若是沖泡的是半生或是生茶的話,則此時溫度最好為80-90度。
5.洗茶:這時的烏龍茶泡茶的步驟其實分為兩種,一種稱之為刮沫:利用壺蓋輕輕刮去浮于茶湯表面的泡沫。另一種就是洗茶:充完茶后過約3至5秒立刻將茶湯倒出至聞香杯中。其實兩種做法的目的都是一樣,那就是要去掉茶葉表面的塵污,我們是比較建議利用洗茶這方法,是屬于較為正統(tǒng)的做法。
6.洗盞:洗完茶后再次沖茶,然后蓋上壺蓋再于其上淋上沸水,并順便沖洗將等會要使用的茶杯,提升茶杯的溫度,如此可以使茶湯維持在高溫,保持香氣。
7.斟茶:此時假設我們沖泡的是凍頂烏龍茶,偏向熟茶,因此通常靜置40-60秒即可斟茶,過久容易苦澀。其后每泡靜置時間都再加上10-20秒,例如第二泡為60秒、第三泡為70秒。
8.品茶:通常我們會用拇指及食指夾住杯緣,中指抵于杯底,若是平時沒有喝茶之人,可以免用中指,避免被燙傷。提起茶杯,先觀其色,再聞其香,而后啜飲,如此才能領略品茗烏龍茶個中之樂趣。
烏龍茶的沖泡技巧
1、茶具
俗話說:“水乃茶之母,器乃茶之父”,有了好茶葉,更需好水好茶具,才能將其神韻表現(xiàn)淋漓盡致。水最好是純凈水或礦泉水,茶具則“宜陶景瓷”為佳。
2、壺型與茶葉投放量
根據(jù)喝茶人數(shù)選定壺型,根據(jù)茶壺的容量確定茶葉的投放量。若茶葉是緊結半球型烏龍,茶葉需占到茶壺容積的1/3—1/4;若茶葉較松散,則需占到壺的一半。
3、水溫要求
由于烏龍茶包含某些特殊的芳香物質(zhì)需要在高溫的條件下才能完全發(fā)揮出來,所以一定要用沸水來沖泡。
4、開湯時間
泡茶的時間也很重要,泡的時間太短,茶葉香味出不來,泡的時間太長,又怕泡老了,影響茶的鮮味。閩南和臺灣的烏龍茶沖泡時浸泡的時間第一泡一般是45秒左右,再次沖泡是60秒左右,之后每次沖泡時間往后稍加數(shù)10秒即可。閩北和潮州的烏龍茶開湯時間則要快得多,第一泡15秒就可以了。
5、沖泡次數(shù)
綠茶一般三次為最佳,烏龍茶則有“七泡有余香”的說法,方法得當每壺可沖泡七次以上。
烏龍茶(oolong tea),亦稱青茶、半發(fā)酵茶及全發(fā)酵茶,品種較多,是中國幾大茶類中,獨具鮮明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。烏龍茶是經(jīng)過采摘、萎凋、搖青、炒青、揉捻、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質(zhì)優(yōu)異的茶類。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、鳳餅演變而來,創(chuàng)制于1725年(清雍正年間)前后。品嘗后齒頰留香,回味甘鮮。烏龍茶的藥理作用,突出表現(xiàn)在分解脂肪、減肥健美等方面。在日本被稱之為“美容茶”、“ 健美茶”。烏龍茶為中國特有的茶類,主要產(chǎn)于福建的閩北、閩南及廣東、臺灣三個省。四川、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(chǎn)。烏龍茶除了內(nèi)銷廣東、福建等省外,主要出口日本、東南亞和港澳地區(qū)。主要生產(chǎn)地區(qū)是福建省安溪縣等地。
4. 烏龍茶的沖泡時間
烏龍茶的沖泡水溫
泡烏龍茶的最佳水溫是90~100度,不能再高,而且只取前三泡,因為接下去的茶葉會釋放較多的咖啡因,不易入睡者應避免。體質(zhì)較敏感、有失眠習慣或較少喝茶的人,下午五點以后就別再喝烏龍茶,或選擇別的茶品。
烏龍茶要多少度的水溫?烏龍茶的沖泡水溫
烏龍茶的沖泡技巧
1、茶具
俗話說:“水乃茶之母,器乃茶之父”,有了好茶葉,更需好水好茶具,才能將其神韻表現(xiàn)淋漓盡致。水最好是純凈水或礦泉水,茶具則“宜陶景瓷”(宜興的陶器,景德鎮(zhèn)的瓷器)為佳。
2、壺型與茶葉投放量
根據(jù)喝茶人數(shù)選定壺型,根據(jù)茶壺的容量確定茶葉的投放量。若茶葉是緊結半球型烏龍,茶葉需占到茶壺容積的1/3—1/4;若茶葉較松散,則需占到壺的一半。
3、水溫要求
由于烏龍茶包含某些特殊的芳香物質(zhì)需要在高溫的條件下才能完全發(fā)揮出來,所以一定要用沸水來沖泡。
4、開湯時間
泡茶的時間也很重要,泡的時間太短,茶葉香味出不來,泡的時間太長,又怕泡老了,影響茶的鮮味。閩南和臺灣的烏龍茶沖泡時浸泡的時間第一泡一般是45秒左右,再次沖泡是60秒左右,之后每次沖泡時間往后稍加數(shù)10秒即可。閩北和潮州的烏龍茶開湯時間則要快得多,第一泡15秒就可以了。
5. 烏龍茶泡茶時間幾秒
泡茶時間一般是建議可以控制在三分鐘左右比較好,因為泡的時間太長會是的多酚類物質(zhì)浸出而使茶湯呈苦澀味,不利于健康。在泡茶的時候,針對時間的選擇是非常有必要掌握的,因為時間過短茶湯淡而無味,時間太長湯濃色深香淡薄,一般建議泡茶的水溫在90℃就可以。泡茶時茶葉的浸出物依次是維生素、氨基酸和咖啡堿等。
6. 烏龍茶的泡茶時間是多少
綠茶
沖泡溫度過高或時間過久,茶葉中的多酚類物質(zhì)容易被破壞,茶湯不但會變黃,其中的芳香物質(zhì)也會揮發(fā)散失。瓷杯沖泡時先用四分之一的水把茶葉潤一潤,過20秒或半分鐘再沖水飲用,一般不蓋蓋子,否則茶湯會發(fā)黃。玻璃杯泡茶,觀看茶葉在水中的沉與浮,又是一種別樣的情趣!
烏龍茶(亦稱青茶)
烏龍茶是半發(fā)酵茶,如鐵觀音、大紅袍等。泡烏龍茶最好用專業(yè)的紫砂壺或蓋碗杯,并且一定要用95℃的沸水,烏龍茶的投葉量比較大,茶葉基本是所用壺或蓋碗的一半或更多,泡后加蓋。
泡烏龍茶時,第一泡要倒掉,用倒掉的水可以把所有的杯子潤一下,然后再倒入開水沖泡飲用。烏龍茶可沖泡多次,品質(zhì)好的可沖泡7~8次,每次沖泡的時間由短到長,以2~5分鐘為宜。
黃茶
第一泡的最佳沖泡時間為30秒,第二泡延伸到60秒,第三泡再延伸至大概2分鐘,這么泡出來的茶湯口感更佳。用玻璃杯或瓷杯,尤以玻璃杯泡君山銀針為最佳,可欣賞茶葉似群筍破土,緩緩升降,堆綠疊翠,有“三起三落”的妙趣奇觀。
紅茶
紅茶最好用蓋碗和紫砂,用蓋碗,能泡出它原味的口感,各方面層次分明,所以在試茶樣時,都是用蓋碗,方便聞香,能夠準確的評出一泡茶的優(yōu)缺點,但保溫性沒有紫砂好;有心情有情趣養(yǎng)壺就用紫砂
黑茶
以安化黑茶為代表的黑茶,沖泡時也要用100℃的沸水。第一次沖泡黑茶,要用10~20秒鐘快速洗茶,即先把茶葉放入杯中,倒入開水,過一會兒把水倒掉,再倒入開水,蓋上杯蓋。這樣不僅濾去了茶葉的雜質(zhì),而且使泡出的茶湯更香醇。后續(xù)沖泡時間常為2~3分鐘。黑茶一般用專業(yè)的茶具來泡,紫砂壺、蓋碗杯都可以,投放量一般是綠茶的2倍。
白茶
白茶沖泡選用透明玻璃杯或透明玻璃蓋碗。白茶沖泡通過玻璃杯可以盡情地欣賞白茶在水中千姿百態(tài),品其味、聞其香,更能觀其葉白脈翠的獨特品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