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印度的茶
印度茶葉主要以紅茶為主,印度著名的紅茶有大吉嶺紅茶、阿薩姆紅茶和尼爾吉里紅茶。分類如下:
大吉嶺紅茶,味道醇香,沖泡成奶茶后味道更豐富,而且不容易傷胃。曾經(jīng)有曾經(jīng)有印度茶商這樣說:“沒有大吉嶺茶的生活是毫無樂趣可言的”,由于它在紅茶市場上價格最高且擁有高雅芬芳的香 氣和清爽的風味,所以被稱為“紅茶中的香檳”
阿薩姆紅茶和大吉嶺紅茶一樣產(chǎn)于印度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高地,其新鮮葉片寬大,葉肉肥厚,含有大量的單寧酸,茶湯呈暗紅色,比大吉嶺紅茶更濃,素有“烈茶”之稱。 由于阿薩姆紅茶的香味稍微淡一些,再加上 沏開的時間比較快,在茶湯仍熱的時候茶葉就泡開,適合在冬天飲用。此外,阿薩姆紅茶的色澤為深褐色,很適合沖泡成奶茶飲用。 不過,除非是高級的阿薩姆紅茶,否則太不適合像大吉嶺紅茶一樣單獨飲用。
尼爾吉里紅茶的產(chǎn)地在印度南部,雖然和北部的阿薩姆及大吉嶺茶比較起來歷史較短,但因為生長在印度氣候最佳的地區(qū),所以品質(zhì)也不錯。
2. 印度的茶葉產(chǎn)量在世界排名第幾
茶葉總產(chǎn)量最大國家是印度。
他們占有茶葉生產(chǎn)的天時地利。 2001年茶葉產(chǎn)量85萬噸,產(chǎn)值30億美元,其中75%來自種植,25%來自茶葉加工。從事茶業(yè)和輔助就業(yè)人口240萬,茶葉出口創(chuàng)匯3.72億美元。與中國的3000萬茶農(nóng),茶葉產(chǎn)值12.09億美元,出口創(chuàng)匯3.42億美元相比,較為先進。
3. 印度的茶文化歷史
對于許多人來說,茶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樣?xùn)|西。我們對茶也不陌生。但是,對于茶的文化和歷史,你又懂得多少?如果你不懂,沒關(guān)系,聽我慢慢道來……
“一片葉子落入水中,改變了水的味道,從此有了茶。”這是六集紀錄片《茶·一片樹葉的故事》里面的一句話,也是人們對于茶最初的認識。中國之所以成為茶的故鄉(xiāng),不僅是因為在這里長出了世界上第一棵茶樹,還因為中國做茶的手藝精湛。
做茶,其實就是把采摘下來的茶葉進行加工,其中包括了篩選、揉捻以及各種不同的工序,最后制成可以上市的茶葉??蓜e小看了這些工序,同一株茶樹上的葉子,經(jīng)過不同的工序,可以制成不同的茶葉。做茶的時候,不僅要把工序做到位,還要用心來做。你只有真正愛茶,才能制作出好茶。有一道工序我記得特別深,叫“炒茶”,就是把篩好的茶葉倒入溫度適中的大鍋里,用手翻炒四到五分鐘。由于電視里播放的是慢鏡頭,所以我看到,每一片茶葉都經(jīng)過了手掌的撫摸,怪不得,那一集叫《手掌與土地的溫度》。
對于不同品種的茶葉,采茶時挑選的部位是不一樣的。比如普洱茶,得摘“兩葉一芯”的地方,兩片大葉子之間的小葉子,就是剛長出來的嫩芽。這樣的茶葉泡的茶才香醇美味。但相反,紅茶采茶時,卻要挑選厚厚的大葉子,這樣做出來的茶,口感醇厚絲滑,更加適合紅茶。
除了中國的茶文化,外國也有很多茶文化。日本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,那里喝茶很講究干凈,非常嚴格。據(jù)說最嚴格的從拿茶粉(日本喝的茶都是由茶葉打碎成茶粉泡的茶湯)開始,到喝茶,足足要花四個小時呢!這里面,每一個動作,都要做到位,精確到拿茶碗的角度和泡茶前后的禮儀。其實,日本茶也是從中國流傳到那里的。曾經(jīng)有人把中國的茶種和做茶的技術(shù)都帶到了日本,后來中國和日本的茶就按照不同的方向發(fā)展,就有了日本茶。
令我最喜歡的還是印度的奶茶。印度人發(fā)現(xiàn)奶與茶結(jié)合之后味道很香醇,用杯子拉茶后味道會更好。我先來解釋一下什么是拉茶,就是用兩只杯子,一杯裝著奶茶,一杯什么都不裝,兩只手各拿一只,一只手從高處往下倒奶茶,另一只手拿空杯子接著。這樣能讓奶茶最大面積的和空氣接觸,口感更能征服你的味蕾!
看完這部紀錄片,我對茶更加的了解,并且更喜歡它了,甚至想長大以后就當一個做茶的工人!媽媽說,我就是那一片改變水的味道的葉子,為我們家?guī)砹烁猓?/p>
4. 印度的茶葉是中國傳過去的嗎
回答這個問題,要從地理和歷史兩個方面來說。
首先,印度的熱帶季風氣候和特殊的地形特點使之形成了低熱潮濕的環(huán)境,而這種環(huán)境有時特別適合茶樹的生長的。
其次,在帝國主義時代,英國把印度長期作為它的殖民地,經(jīng)濟上長期的受宗主國——英國的限制。長期以單一的經(jīng)濟作物的種植為主,而當時世界上對茶葉的消費利潤在當時是最高的。宗主國為了獲取高額的利潤不惜把印度作為單一的茶葉生茶基地,為此印度的農(nóng)業(yè)經(jīng)濟因為這也受到極大的破壞。
由于殖民統(tǒng)治時期的,高度集中的莊園和大農(nóng)場經(jīng)濟是印度的茶葉產(chǎn)量位居世界首位。
中國雖然是茶葉的故鄉(xiāng),但是在氣候和經(jīng)濟體制上和印度有很大的不同,這也是導(dǎo)致兩國茶葉產(chǎn)量出現(xiàn)嚴重差距的原因。
5. 印度的茶文化
長茶
新加坡的飲茶文化有其獨特的一面,由于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,喝茶也反映出其多元文化的一面,除了中國茶和英國茶之外,新加坡特有的“長茶”(Streched Tea)已成為觀光客十分欣賞的一種民族表演藝術(shù)。
所謂“長茶”是把泡好的紅茶加牛奶,然后由某師傅把奶茶倒進罐子里。操作者一只手拿著盛滿奶茶的罐子,然后倒進另一只手拿的空杯子里,兩只手的距離約在一米之間,如此來回須7次。在來回倒茶的過程中,奶茶是不能外溢的。由于“長茶”的杯子相當大,喝起來相當過癮,喝茶者邊品茶,邊欣賞精彩的倒茶,心情也會變得輕松。
在新加坡喝茶和在英國不一樣,這也許是一種多元化的演變。在英國喝茶是以茶為主,佐之以一些餅干和小三明治。而在新加坡喝下午茶則是以吃為主,茶的好壞卻不十分重要。許多觀光飯店提供的下午茶,均以自助式點心為主,從印度式的煎蛋餅到中國的廣式點心,花樣繁多。即使是在五星級賓館喝茶,也常常會用茶葉袋泡的大壺茶來待客。 中國茶近年在新加坡也十分顯眼。一些專喝中國茶的“茶村”、“茶館”常常顧客盈門。新加坡的“喝茶族”并不只是兩鬢斑白的老人,似乎更多的是一些年輕人,他們常常三五成群或成雙作對,借喝茶談些公事和松弛一下自己的身心。由于到新加坡的日韓游客較多,會做生意的茶室還專門提供一些日韓客人喜歡的茶葉。每到黃昏降臨,新加坡街頭和茶室就會慢慢熱鬧起來,成為街頭一景。